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王詩堯)“我只是運氣好,承蒙大家關愛。”
上世紀末,16歲的天才少年用音樂才華敲響了華語樂壇的大門。往后20余載,科技洪流席卷無數行業,音樂市場亦不例外,當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的傳播速度與精準度,整個內容市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身旁的同行來來去去,作為“留下來”的人,胡彥斌只簡單用一句“運氣好”作為總結。

歌手胡彥斌。
斯賓塞·約翰遜在《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里寫道:“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就像冬天過后一定會迎來春天,“變化是常態,那我們找一些不變的東西就好了”。
4月底的北京,惱人的柳絮刺激著每個人的嗅覺神經,采訪開始前胡彥斌背著鏡頭連打了兩個噴嚏,幾秒鐘后轉過身來便立即進入到專業的備采狀態。
你一定想不到,第一次拿到采訪提綱的胡彥斌,那一天竟然用了9個小時只為回答20個提問。“17 歲誒,人生中哪兒經歷過被人拷問20個問題啊?我從下午2點鐘答到了晚上 11 點。”
后來那個被“拷問”的午后已經過去很久,最終只化作回憶中的“剎那”留存心底。如今的胡彥斌,依舊很會唱歌,卻不再害怕表達。
41歲的胡彥斌,這一次想說的話有很多……
最深刻的幾個剎那
“剎那,是一念之間的極短時間。
一日一夜有480萬個‘剎那’,每個‘剎那’只有0.018秒。 ”
4月中旬,胡彥斌2025《是一場煙火·剎那》巡回演唱會正式官宣,他在社交網站上寫下對“剎那”的注解。

胡彥斌2025《是一場煙火·剎那》巡回演唱會海報。
這場演唱會是胡彥斌2024《是一場煙火》巡回演唱會的2.0版本。去年的巡演,是胡彥斌出道以來的首場萬人演唱會,從前期構想時他便選中了“煙火”。“煙火浪漫又美好,短暫而絢爛,很像一個人的人生。就像它在夜空中奮力綻放,最后還是會熄滅,我們終究也會被忘記。所以你會發現人生就是要學會開始,也要學會結束。”
從“煙火”延伸到“剎那”,胡彥斌開始習慣從短暫美好的記憶中汲取能量。“很多時候大家往往都在追求一個長、一個久,其實人生中最記憶深刻的就在幾個剎那。因為短,所以有了遺憾,因為有了遺憾,我們才學會怎么去珍惜。”
留在胡彥斌記憶深處的幾個“剎那”:是16歲第一次參加音樂比賽,浸濕整個手掌心的汗;是第一次去錄音棚錄音,連咽口水的聲音都聽得那么清楚;也是第一次為了新專輯開發布會時,胸腔里瘋狂跳動的心臟;
還有父親的離開;第一次開自己的演唱會;第一次坐直升飛機去參加新公司的簽約記者會;第一次背井離鄉,第一次去北京,還記得那個冬天的雪厚到了膝蓋……
與許多音樂人不同的是,胡彥斌是在已經出道甚至小有名氣后才開始的“北漂”生活。“2004年,我決定北漂。雖然已經出道了,但是你要知道當年的媒體環境不像現在的互聯網,它真的就是很落地的、有局限性的,輻射范圍可能就是在當地。”
“那個時候我的音樂就被攔在了黃河以南,你會發現我的歌迷、聽眾基本上都是南方的。小時候就會覺得‘不是猛龍不過江’(大笑),就是一定要過那個黃河,想要到北方來,讓北方的音樂人或者是北方的觀眾也可以知道我。”
也是在那一年,收錄在胡彥斌第三張專輯《MuSiC混合體》中的《紅顏》,伴隨著電視劇《荊軻傳奇》的播出紅遍大江南北,成為他音樂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只剩一件事可以做
“我現在只想好好唱歌,好好寫歌,好好用心在支持我的歌迷身上。這輩子只能選一件事情做的話,我就選這件事情。”
去年巡演之前,胡彥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舉辦演唱會,原因很簡單——“時間不夠”。
“有時候做很多事情就是你選擇了A,就沒有辦法選擇B,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很公平,只有24個小時,所以前些年比較多的時間都在錄綜藝,就沒有時間去做演唱會。”
直到去年,胡彥斌忽然很想實際看看自己的歌迷,他們是什么樣子,而不只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個頭像和名字,而演唱會就是一個很好的見面場所。
當然擔心必不可少,演唱會是歌迷們花“真金白銀”來支持歌手,已經很久沒有開演唱會的胡彥斌也會想最終能來的歌迷到底有多少,自己又能否滿足大家的期待?

歌迷們在演唱會上高舉“你值得”手幅支持胡彥斌。
這些忐忑、疑慮最終消解在與歌迷們一場場雙向奔赴的相見里。還記得終場演唱會在杭州收官,那一天胡彥斌被一場精心策劃的萬人“騙局”所震撼。當全場所有人舉起紅色手幅,上面的“你值得”三個字如同絢爛的火焰,刺紅了他的雙眼。
一直以來,胡彥斌最怕對歌迷有“虧欠感”,因為他本人就像歌曲里唱得那樣“關上門我們兩不相欠”,習慣將所有關系都處理得干凈利落。
然而去年的巡演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我去年最大的改變是,我再也不怕欠誰了,這件事情對我的內心來說很不一樣。”
胡彥斌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對不起別人”,他認為這也是中國人的教育文化中非常優良的傳統。
“但是虧欠感的背后是邊界感。一個人如果老怕別人對你好,證明你也怕付出、對別人好,因為你在算賬。我以前會這樣,很害怕別人對我好,但我好像從去年開始就不會怕了,我就覺得說你們對我好,OK,我能感受到,我會用力去付出和回報給你們。因為我配得上你們對我好,我也可以加倍的對你們更好。”
堅持好累,不要堅持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是個假命題,實際上胡彥斌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采訪的前一天,胡彥斌從上海飛到北京,剛落地就馬不停蹄地進錄音棚錄制了一首OST,等到第二天的采訪行程結束,便一刻也不耽誤地返回上海。
好友papi醬曾透露,胡彥斌在錄制《再見愛人4》期間,只要攝像機一暫停他就會拿出手機處理工作。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胡彥斌已經自己當老板超過10年。在娛樂圈即便是當老板,會自己到公司坐班的人仍屬鳳毛麟角。
胡彥斌在上海的公司就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據員工透露,沒有其他工作時,老板胡彥斌基本上都會10點鐘到崗。
“這種坐班工作,堅持了多久?”
“堅持聽起來好累,不要堅持好不好?”
在胡彥斌看來,這是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腦海里根本沒有所謂“堅持”的概念。“我一直跟身邊的朋友、歌迷講,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胡彥斌與員工一起在上海迪士尼游玩。
而“坐班”一詞又是胡彥斌的另一個“雷區”,“坐班聽起來有點像坐著不干活”。他補充說明:“現在的時代這么發達,網上都可以溝通,線上會議也很方便,那為什么要去公司呢?”
“我覺得人和人之間還是需要見面,才會有together(一起)的感覺,才會有做事情互相之間的信任,表達上更加精準。人和人之間其實到最后不就是要有儀式感嗎?對我來說,上班是一個儀式感,所以我今天進了這扇門之后,會覺得‘好吧,我們努力工作’,等到下班以后,就會有‘哇,我可以出去了’的興奮。”
從堅持坐班到親自招聘,親力親為地做了十余年老板的胡彥斌卻說:“再讓我選一次,我肯定不當老板。”不過具體緣由,追問之下他也沒有透露分毫。
或許是藝人胡彥斌和BOSS胡彥斌占據了太多的時間,他很享受自己成為普通人的時刻。“怎么樣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落地一些?那就去掉一些工作,去感受生活里的煙火氣。”
胡彥斌分享“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忘記自己是一個藝人”,同時也要想辦法讓旁邊的人不去提醒你。一般他會選擇一個“別人認不出你”的地方,去自在感受當下的時刻。
有可能是飛機的鄰座,也可能是在面館里打了照面,胡彥斌期待與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短暫分享一段有趣的故事。
“很多人肯定跟我聊過天,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我是誰。”(完)【編輯:張燕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