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星瀚萬象”主題展啟幕
古今天文學家“同框” AI帶你覽盡萬千星河

5月16日,“星瀚萬象——天文與科技的交融詩章”主題展覽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舉辦。通訊員 黃昱東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南報網訊(通訊員魏硯雨林滟茹記者李子俊)5月16日,“星瀚萬象——天文與科技的交融詩章”主題展覽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陳列廳舉辦,以“科技賦能天文,文化傳承創新”為核心理念,為觀眾帶來一場沉浸式的天文科普盛宴。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個名為“星象解碼”的游戲互動裝置前,一名體驗者佩戴上VR眼鏡,瞬間置身于“浩瀚星空”,他熟練地操作游戲手柄,把幾個相鄰的星座串聯起來,“召喚”出了美麗的虛擬數字人“星座女神”。她娓娓道來,為觀眾講解各個星座的知識。在“星辰幻域”游戲互動裝置前,觀眾通過觸摸拖動電子屏上的“小行星”去觸碰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觸碰成功后,屏幕上便會用生動活潑的漫畫圖文形式,介紹有關該行星的天文科普知識。在“星語古今”游戲互動裝置前,觀眾可以看到現代天文學家和古代天文學家張衡“同框”,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交流。類似這樣的互動游戲還有很多,參展觀眾借助科技手段,徜徉在天文學的“浩瀚星空”里,樂不思歸。
據介紹,此次展覽圍繞“星穹幻境·科技探微”與“星漢溯光·文脈傳承”兩大單元展開,設置了八套游戲互動裝置。在“星穹幻境·科技探微”單元,觀眾借助VR、智能交互等前沿技術,沉浸式繪制星座、探索行星奧秘,并通過距離感應展示,深入了解紫金山天文臺的近代建筑遺產與偉大科學成就;在“星漢溯光·文脈傳承”單元,則挖掘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智慧結晶,實現古今天文思想的對話“碰撞”,展現傳統宇宙觀對現代科研的啟迪意義。展覽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
“我們借助AI、AE、AR等技術手段,將科技、天文、旅游、教育等有機融合,傳統文化攜手現代科學,打造出美麗夢幻的數字藝術展陳形式,讓科普知識能夠通俗易懂地進入大眾視野。”南京市紫金山天文臺博物館科普教育部主任林滟茹表示。接下來,他們還將持續深化“科研 科普”雙輪驅動模式,在天文科普創新、文旅產業升級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天文與科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