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走進賣場,被那一排排電視震撼到了:色彩艷麗、細節爆炸、畫面簡直像在電影院。
一沖動掏手機買單,結果回到家打開一看——嗯?怎么感覺換了臺電視?畫面平平無奇,清晰度不夠,色彩也沒那么鮮艷,甚至還有點“發灰”?
別急,這不是你眼睛出問題了,也不是電視出現了質量問題。今天我就來冒著得罪電視廠商的風險,給你扒一扒“電視畫質落差背后的真相”,順帶教你幾招選購和調校避坑小技巧!
片源不同,電視自然“判若兩人”
在家電賣場中,電視播放的不是我們平時看劇、刷綜藝的內容,而是特意為展示畫質而制作的“演示片”。分辨率要高,4K只算入門;碼率幾十兆起跳,每一幀都細節滿滿;HDR10、杜比視界、廣色域樣樣上;內容則會選擇藍天白云、綠野鮮花、人像特寫等最能展示色彩和細節的畫面。
但回到家后,我們平時看的內容卻和賣場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大家最常看的愛優騰會員最高4K,但大多數內容仍是1080P甚至720P;視頻平臺為節省帶寬,會采用高壓縮率,導致細節模糊、色彩斷層;HDR內容少,廣色域支持也不完善;有線電視信號受限于平臺帶寬和設備能力,畫質相對保守。電視再好,也施展不開“拳腳”。
如果說演示片是馬自達拼命刷圈的“試駕場”,那么家用的片源是共享單車跑山路,當然沒感覺。
電視“賣場模式”只是為了逃過你的眼睛
片源決定了上限,而“設置”則直接決定了畫面呈現的方式。
你知道電視有“賣場模式”嗎?有些品牌直接叫“零售模式”或“演示模式”。
這些模式會把亮度拉滿、對比度拉爆色彩飽和度統統拉到滿,配合上能夠凸顯畫質的各類演示片,畫面自然明亮又鮮艷。
這樣的終極目的,就是讓你在燈火通明的商場環境里,一眼被吸引,買就完事。
回家以后電視會自動切回“標準”等模式——畫面變平淡,落差自然就來了。
而且這些設置有時卻不適合家庭環境,比如亮度太高,色彩太艷,長時間觀看就容易眼睛酸,反而讓觀看體驗下降。家中還是用“標準”等模式比較多,自然沒有“賣場模式”效果那么炸裂。
環境不同,觀感也天差地別
商場是為電視“量身打造”的舞臺。不僅燈光會布置得剛剛好,讓畫面不會反光;陳列的位置和高度也會調整得剛剛好,能正對體驗者的視線,畫面始終在視覺中心,自然有很強的沉浸感。
而家里呢?平時不難免有各種光線,不僅白天電視屏幕反光嚴重,晚上還有吊燈、筒燈打在屏幕上,映在屏幕上的亮斑影響觀感。
此外,如果沒預估好購買的尺寸,還會導致沙發太遠,電視不夠大,看起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我們能做些什么?別讓賣場濾鏡“帶節奏”
知道了問題所在,那么普通消費者能做到些什么呢 ?
選購前別被演示片“騙”了
1、自帶U盤測試片源播放,模擬真實使用場景。
2、切換電視的信號源,讓電視播放網絡內容,這樣才能看出平時觀看的效果。
3、對比多個品牌、不同片源下的表現,不要只看“一幀驚艷”就下手購買。
買回家別偷懶,該調還是得調
1、覺得畫面效果不夠驚艷,可以根據內容選擇調節模式,例如“電影”、“游戲”等,效果也會有一定提升
2、現在很多電視品牌,都推出了AI調校或動態增強等額外的畫質增強技術,發現畫質達不到預期時,也可以使用遙控器點進設置界面,找一找這些功能。通過調節它們,可以實現更好的畫質。
“好馬配好鞍” 好電視更要好片源
如果電視配置足夠,那么也可以選擇更好的片源觀看。
愛優騰如今很多內容都可以選擇清晰度,一些平臺不僅有4K清晰度的電視劇,還提供了杜比視界的電影,這些內容更能活用電視功能
如果家里有條件且自己有技術,通過NAS本地播放高碼率片源將會是終極方案
電視不是“欺騙”,是你需要更多“主動權”
說到底,商場電視好看不等于“欺詐”,它只是通過“最優內容 最優設置 最優環境”組合,呈現出這臺機器最好的樣子。而家用場景中,雖然很多變量無法復制,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主動設置、內容選擇,盡可能接近那種效果。
正如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也需要后期調色,電視也是需要“調校”的。別再讓演示片騙你,也別被家用畫質勸退。用對方式,好電視才能真正物盡其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