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驕陽似火,瓜果飄香,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到處呈現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曬秋圖”。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稻谷、赤橙的玉米、乳白的大豆……凝結著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洋溢著老百姓豐收的喜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曬秋”既是耕耘也是收獲,“豐收果實”曬得好,才能保證成色十足、品質優良、籽粒飽滿。廣大黨員干部要抓住豐收的大好時機,砥礪“三心”,開啟“曬秋”之旅,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圖景助力添彩。
砥礪“一片丹心向陽開”的忠心,吸收光熱,補鈣壯骨,開啟“信念如磐,矢志不渝”的信仰之旅。秋收時節,暑氣未消,農民會利用晴好天氣,將收獲的糧食倒騰出來,再反復翻曬,充分吸收光熱,籽粒更加光亮結實,保證入倉儲存不發霉、不變質、不褪色,不被蟲蛀。黨員干部不變質、不褪色,要把“曬秋”作為日常習慣、興趣愛好、理想追求,多吸收政治理論的“光和熱”,強基固本、補鈣壯骨、排毒殺菌,從而提高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練就百毒不侵的“金鐘罩”“鐵布衫”,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堅持用好理論武裝這把“金鑰匙”,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這本“真經”,帶著責任、帶著問題、帶著情感,全面系統深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從中汲取真理力量,領略真理之光,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強志氣骨氣底氣,以對黨的絕對忠誠,捍衛真理、傳播真理、實踐真理,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無論任何時候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
砥礪“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曬干水分,真情奉獻,開啟“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之旅。農民在晾曬糧食時,講究“平攤”“勤耙”,對于玉米、大豆之類農作物,更要下功夫,如果走過場、“踩假水”(重慶方言,意為弄虛作假,裝樣子),就不容易曬干。檢驗糧食曬得如何,有時還要用一招“嘎嘣脆”(意為用牙齒咬)。這如同干部對待群眾工作一樣,要情真意切、務實作為,在落實黨的政策、為民服務中不注水、不摻假、不敷衍、不折騰,只有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才能出實績、見實效,收獲群眾好口碑。現實中,有的干部政績觀錯位,只做顯績,不做潛績,有的干部服務意識不強,沉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工作浮于表面,群眾不滿意、不認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為人民謀幸福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憂民之憂,樂民之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心貼心聽取群眾呼聲,實打實地解決群眾難題,不搞花架子,不喊空口號,以看得見的“真金白銀”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幸福指數不斷上升變化。
砥礪“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提振精神,鉚足干勁,開啟“銖積寸累,日將月就”的奮斗之旅。“曬秋”既曬糧食也“曬”人,進入最后的揚場工序,農民要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用風簸、格篩等農具對曬干后的糧食進行皮殼、塵土等雜質分離,留下最純正最精華的谷物,直到豐收果實顆粒歸倉,勞動場景圓滿收官。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廣大黨員干部要有農民那樣的干勁和韌勁,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意氣風發奔赴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征途漫漫 ,唯有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鑼就能實現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也不是一蹴而就、隨隨便便坐享其成的,要靠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雙手,一磚一瓦建成社會主義“大廈”。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奮斗史、創業史,“不干,半點馬克思就沒有”。廣大黨員干部要心懷遠方、腳踏正道,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鉚足滾石上山的實干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勝不驕、敗不妥,一茬接著一茬干,一錘接著一錘敲,將美好的藍圖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