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富裕農民、繁榮農村、強化農業的基礎和關鍵,通過強化黨建引領、立足特色產業、優化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強化黨建引領,提升治理效能。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通過提升組織力,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凝聚調動廣大農民參與到鄉村全面振興中來,切實解決農民“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吸引和培養各類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動力源泉。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立足特色產業,共筑金山銀山。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能。各地要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完善農業產業鏈,培育農業產業新業態。注重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立足自身產業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構建融合一二三產業的全產業鏈體系,提升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推動產業橫向融合。切實把科技創新作為助力鄉村產業升級的關鍵著力點,加快完善相關政策,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制度保障。深化數字技術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應用程度,為鄉村產業技術革新提供平臺支撐,提升鄉村產業生產力。通過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農民增收。
優化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生態振興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通過生態網絡建設、環境修復、農村環境基礎設施配套及產業配套建設,推動各地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區位優勢,改善鄉村的自然環境,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為鄉村經濟發展開辟新路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新興產業,增加農民的經濟來源,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指引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經濟體系,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