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是國家的根脈,是國家大廈的地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高質量的黨建引領是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橋頭鎮堅持走“黨建 鄉村振興”道路,繪就“黨建 鄉村振興”同心圓。
黨建 人才振興,是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石。激活人才引擎,賦能鄉村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人才是實現全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橋頭鎮堅持舉辦青年研習班102期,激勵青年干部明目標、增才干、重落實,在這一過程中,既加強鄉鎮基層干部隊伍,也充實基層干部本領,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石。
黨建 產業振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立足我鎮各項基本情況,積極謀劃銜接資金等各類項目,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深入一線,查看項目選址,深入探討與合作方合作細節,為橋頭鎮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為進一步增強我鎮農民增收,鎮鄉村振興辦針對全鎮391戶脫貧戶、監測戶進行全面摸排,鼓勵戶下發展特色種養業,截至目前,對享受政策脫貧戶、未消除風險監測戶共計173戶落實特色種養業補助共55.825萬元。另外對轄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戶、與脫貧戶簽訂特色種養業合同的經營主體、帶動出列村項目收益的經營主體采取政策扶持,堅持先帶動后獎補,堅持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引擎,促進農民增收。
黨建 文化振興,促進鄉村振興的金子招牌。堅守鄉村文化建設的人民立場,激活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鎮文化站設立村級管理員,對轄區內喪葬嫁娶演出點進行及時檢查和移風易俗政策宣傳。開展一年一度的“送戲進萬村”,走進鄉村,觀照農民生活,回應農民期待,以持續的文化創新不斷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召開第114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對我鎮18名好婆婆、好媳婦進行表彰,鼓勵廣大婦女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實現對各類鄉土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打造我鎮文化振興的招牌。
黨建 生態振興,增添鄉村振興的活力源泉。環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我鎮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方式,推進秸桿還田、河湖長制、林長制、農村“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堅持農業環境污染治理目標。以農村土壤污染、水污染控制為重點,持續推進農業化學投入品減量和替代,努力建造兩回收兩利用數字化貯存轉運中心、水稻綠色防控基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工作進程,提高農業生產清潔化程度和農業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源泉。
黨建 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骨干隊伍。村看村,戶看戶,農民看干部,發揮好組織領導班子“領頭羊”作用,是增強農村發展動能,農村基層組織振興是保障。積極對接漢塘村第九批駐村工作隊、駐村選調生等力量,深入參與鄉村治理和產業謀劃。壯大鄉村振興骨干隊伍,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完善治理機制,畫好鄉村振興同心圓。
鄉村治,則天下安。黨的建設貫穿鄉村振興各環節、全過程,黨建 鄉村振興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抓好黨建建設,為推動鄉村振興凝聚磅礴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