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正式結束,據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00后最愛的城市”成都以“全城百花齊放,面貌煥然一新”為主題,推出“1 16 N”系列城市文化活動,包括200余場活動、??1300余項傳統民俗和近1600項群眾文化活動、21個街頭走法和熱點地圖,全市文旅市場呈現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全市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103.8萬人次,比2023年增長13.4%;加上廟會、燈會、光影秀等活動的疊加效應,門票收入實現1.4億元,比2023年增長63.1%。其中,武侯祠博物館、洛帶古鎮、東郊記憶、青城山—都江堰旅游風景區、安仁古鎮等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最多,分別為75萬人次、64.6萬人次、63.3萬人次、59.1萬人次、58.8萬人次。
游客蜂擁前往廟會,欣賞色彩繽紛的燈籠
2024年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以“文化 科技”的方式,打造三國元宇宙,開展甲辰龍年“訪喜神”、國潮燈展、仿古祭祀等系列新春民俗活動,吸引75萬游客打卡體驗。
2024成都金沙太陽節以“新年城慶典·古蜀印加盛典”為主題,涵蓋六大展覽、古蜀祭祀祈福、狂歡巡游、互動表演等板塊,吸引22.8萬名游客沉浸在天府傳統文化中的歡樂新年氛圍中。
2024中國成都東安湖國際旅游度假區首屆燈會以光影為媒介,以藝術為境界,通過色彩斑斕的光影場景,深度還原“成都燈會”的光影魅力,為游客呈現一場傳統燈風與現代科技碰撞的極致夢幻視覺盛宴,共接待游客35.1萬人次。
觀熊貓、看文物成為熱點
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紛紛脫下“冷”衣,自帶熱搜體質。去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過年”成為假日旅游新潮流、新時尚。成都博物館推出“甲辰‘新春團拜’蜀風麗韻——漢代巴蜀名碑名雕展”迎新文化品牌活動,讓市民游客感受巴蜀文化滋養的城市魅力。成都美術館門外排起兩圈長隊,共有11.9萬名觀眾駐足欣賞“天趣畫境——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實現了市民滿滿的熱愛與歷史傳統文化的雙向沖刺。亮相央視春晚“C位”的大熊貓“華華”吸引累計44.2萬游客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打卡,春節假期門票連續多日銷售一空,帶動景區游客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4倍以上。
游古鎮、玩冰雪熱度持續高漲
不做“特種兵”,春節假期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去一座集古色古香、古風古韻于一體的文化古鎮。雙流區黃龍溪古鎮2024“火龍燈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大邑縣安仁古鎮“新春·安仁味”春節游園活動、金堂五峰溪古鎮“龍游天府·鳳鳴江山”系列春節主題活動輪番上演,為市民游客呈現一場充滿年味、傳承經典的新年特色盛宴。
利用“冷資源”撬動文旅“熱經濟”,全力做大冬季旅游“熱”“興”,大邑西嶺雪山景區、成都熱雪奇跡分別舉辦“飛雪迎春、舞龍賀新春”和“萬國來啦、冰雪迎春”新年國際冰雪節活動,讓“南方小土豆”沉浸式解鎖30余項特色冰雪運動新玩法,給市民和游客留下難忘的新年記憶。
賞花游、夜游持續受關注
夜游項目持續受到市民游客青睞。其中,作為成都夜游代表性IP之一的錦江夜游,將千年詩會、濱江詩話劇之旅、夜游龍門陣、潮流玩具市集等特色文化活動濃縮在錦江絕美的夜景之中,在槳聲燈火聲中為市民游客呈現“最撫慰尋常人心”的煙火盛宴,以一場充滿年味的文化盛宴、熱鬧的年景迎接八方來客。假期期間,共接待游客38.8萬余人次,較2023年同期增長373.41%。
春節假期,持續“開門紅”的陽光讓成都的春色愈發濃郁,成都望江樓公園、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都江堰文化村等多處景區的蠟梅、海棠、垂梅、櫻花等競相盛開,在靜謐典雅的古建筑、園林映襯下,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在春意盎然中迎接花開新年,為2024龍年春節增添最耀眼的色彩。
優質服務,熱情關愛游客
春節期間,成都從“心”出發,積極打造“便民、惠民、利民”的旅游服務模式,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在這個漸冷的時節感受到一絲溫暖。
針對“一票難求”,成都博物館動態調整預約政策,每日增加2000個預約名額,滿足節假日期間市民游客需求;全市13家國有A級景區和成都自然博物館等博物館對退役軍人等優待對象實行免費入場,惠及2.25萬人次;為提升游客體驗,西嶺雪山景區將索道運營時間由上午9點提前至早上6點30分,并在全國首次推出“免費滑雪教學”特色服務;都江堰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為游客提供543個免費停車位,讓游客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全力為春節假期成都文旅市場增添濃濃的人情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