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這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會議,為國家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堅定的信心,值得我們深入學習、深刻領會、認真踐行。
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對改革開放精神的傳承與升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經濟快速發展到社會全面進步,從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到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每一步都離不開改革的推動。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為必然選擇。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改革的再謀劃、再部署,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推動中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在改革的過程中,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才能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為推進改革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以人民為中心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取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都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旨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讓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引領時代。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既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根本原則不動搖,又要敢于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勇于創新體制機制、方式方法,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要充分發揮科技的創新引領作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為改革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真抓實干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所在。“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和任務,需要我們全體黨員干部以釘釘子的精神,一項一項地抓好落實。要勇于擔當作為,敢于啃硬骨頭,善于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要加強對改革的監督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同時,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人民群眾參與到改革中來,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改革畫卷,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信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干,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