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回家鄉,回農村,去群眾最需要我的地方!讓女性的理想之花綻放在農村的鄉野田間!”這是兩個月前我在三支一扶面試現場許下的壯志豪言。轉眼間如愿以償回到家鄉工作近一個月,都說基層工作事務繁冗、千頭萬緒,我上崗又恰逢路口鎮“五到五一”下鄉走訪活動,這段時間我得到了相當扎實的鍛煉,也切身體會到這之中的苦辣酸甜。但這又何嘗不是我的志向所在?以點滴之力繪就家鄉的“幸福藍”。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要想為鄉親們辦實事,成就一番事業,必須知道換位思考,與群眾共呼吸,體會老百姓的苦與難。用真情打動人心、下功夫做出實事、出實招收獲人心。講實話、辦實事,重在一個“實”字,貴在一個“真”字,必須動真情、察實情,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身入”基層,“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把情況摸實摸透;以真心實意、真情實感為基層辦事、為群眾謀利;堅持以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找準的路堅持走,認準的事情堅持做。
此次走訪活動是我第一次與鄉親們見面,也不能說是第一次,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小時候我看著干部主持會議,現在到我來主持會議。摩擦拳掌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為群眾辦實事,如何能讓群眾滿意?我想到書記說過不懂就問,學會向他人“拜師”。于是我處處尋求學習的機會,通過幾次戶主會我收集到不少鄉親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難,比如有的組住得比較集中,十幾戶人口住在一個屋場,但只在路口放置了一個垃圾箱,每天村里只安排清理一次。一個小垃圾箱顯而易見遠遠不能解決十幾戶人一天產生的垃圾堆放問題,特別是在夏天易蔓生蚊蟲、產生難聞的氣味,影響村容村貌。“那你們等下走的時候就看得見,就在路口那!垃圾箱亂七八糟不像樣子!”面對村民的抱怨目前的我還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所幸同組開戶主會的的村干部敏哥經驗相當豐富,他首先安撫大家的情緒說明村部經濟緊張,有的組甚至沒有安排垃圾箱,短時間內再安排一個可能不現實,需要向領導請示。但是可以讓處理垃圾的人員每天多來幾次,經量減少垃圾堆放。村民們聽完不再議論紛紛,表示理解接受。
這種遇事不驚的從容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時間沉淀,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和群眾促膝交談的機會,珍惜每一次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的機會,傾聽群眾的心聲,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我需要迅速成長為一名“多面手”。在干事創業中,如果只是忙忙碌碌、不經過大腦思考,就容易無知而亂,陷入事務主義;如果只會夸夸其談、講些大白話,則容易脫離實際。此所謂“做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做則殆。”只有把學和做融合貫通,做到知行統一,把自身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才能增長自身本領,成為群眾口中的“好人”。
基層,這片廣袤而深邃的土地,如同大地的脈絡,不僅承載著生活的重量,更蘊藏著推動社會前行的無盡力量。這是我們的時代,美好家鄉靠我們建設,國家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隔也”只有將個體命運同國家、民族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讓個人理想同國家、民族所面臨的時代難題相呼應,定能用我們的青春織出國泰民安、山河無恙的華麗畫卷!
(岳陽市云溪區路口政府黨建辦 曾葉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