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縣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縣,與晉江、南安并稱為泉州三縣。惠安縣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東北部瀕泉州灣、湄洲灣,東部瀕臨臺灣海峽。惠安縣是閩南著名僑鄉,是臺灣漢族主要祖籍地之一,有“海濱鄒魯”、“雕塑之鄉”、“建筑之鄉”、“漁業強縣”、“食品工業強縣”之稱。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惠安看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惠安十大旅游景點,希望大家喜歡。
1.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海岸石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島,是古代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抗倭名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武半島在我國古代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筑城。同時,崇武還有被譽為“中國最美八條海岸線”之一的崇武海岸。
2. 華光文化博物館
華光文博園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文化園區,寬廣的象牙塔里不僅有書香、溫情,還有視覺的沖擊、思想的碰撞,是華光人的“詩意棲息地”,一代代師生沐浴其中,靜謐溫馨,優雅自在,不僅是收藏珍稀文物、展示燦爛文明的殿堂,更是傳統文化的記憶、多元文化的推動者。
3. 凈峰寺
凈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凈峰鎮凈峰山,東臨凈峰惠女灣,南臨大港灣,北接凈峰連城圍城,弘一法師曾在此修學佛法。是惠安縣幾座唐代寺廟中唯一一座至今未荒廢的千年古剎。2013年11月5日被評為3A級旅游景區。
4. 朝樂村
潮樂村是位于崇武半島的一個行政村,東與濂溪村相鄰,西、南與西華村相鄰。宋代時,該地有水潮廟,為地方神祇,名“海潮堡”。明代筑城后,軍民聚居,建此廟集會,又名“樂山堡”,由此各取一字,名為“潮樂界”。因臨海,常有“觀潮之樂”。
5.陳金城、陳伯達故居
陳金城、陳伯達故居位于洛陽鎮梅嶺村,是革命老村,是泉州通往省城的古驛道的必經之路。南宋朱熹曾路過此地,發現村落形狀像五瓣梅花,實為風水寶地。他就對周圍的人說,這里是風水寶地,將來必出非凡之人。于是便在山壁上刻下一塊石碑。直到清末,還真出了一位進士陳金城。如今,陳金城故居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 百鄉三壯士紀念碑
趙孟頫是我國元代杰出的書畫家,是古代藝術史上成就卓著、影響深遠的人物。他師法自然,不拘一格,博采眾家之長,篆、隸、行、楷皆能揮灑自如,尤其在行楷方面,超越北宋米、黃、蔡、蘇四大家,直入晉唐。他崇尚二王,下筆謹嚴,能文能文,遒勁瀟灑。他的小楷往往有千言萬語,一氣呵成,飄逸如星。他的大楷是燕古流體,剛勁秀美,端莊浪漫,改變了宋代以來“隸書”一統天下的局面。他優美雄健的韻腳,幾乎影響了一代人的書壇。他被后人尊為“趙體”。百鄉現存的三塊趙氏書法碑,均為趙孟頫61-64歲時的作品。第一塊是《賈母節制碑》,第二塊是《貞觀堂碑》,第三塊是《百鄉知縣張俊德政碑》。前兩塊完成于延祐二年三月。
7. 千秋亭碑
據《后漢書·光武帝本紀》記載,光武帝命官員在趙國南部的千秋亭設壇,六月底即位,焚香報天,祭祀六祖,祈禱諸神。三年六月,劉秀滅王郎,取邯鄲,收復河北,得天下三分之二。稱帝的條件日趨成熟。但他屢次向手下將領懇請稱帝,卻屢遭拒絕。劉秀并非不想盡快恢復漢室稱帝,而是擔心“君權神授”不見端倪,不能順從民意。
8.泉州中國雕塑藝術城
惠安縣“中國雕塑藝術城”位于中國經濟實力百強縣,坐落于福建著名僑鄉惠安縣,地處324國道福廈段中心,距福廈高速公路璜塘立交9公里,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集雕塑藝術品開發、生產、展示、交易、旅游為一體的大型企業之一。
9. 惠安克山森林公園
惠安克山森林公園惠安克山森林公園總面積2.2平方公里,是惠安縣唯一的城市綜合休閑公園,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泉州市首批風景名勝區之一。整個公園主要包括克山寺、屏山寺兩個相對獨立卻又相互聯系的景區,兩座總庫容65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25處大小不一、風貌各異的山體景觀,山水景觀相得益彰。石質景觀資源豐富,巨石造型奇特、別具一格,栩栩如生。
10. 惠安青山宮
青山宮位于惠安縣東南部山下鎮青山村北500米的青山南麓。山地海岸,地勢險峻,山巒重疊,林木茂密。青山宮即“臨安王廟”,為道教宮觀、青山王祖廟,供奉五代人物神——張巡。與湄洲島天妃宮、龍海慈濟宮齊名,合稱“閩中三宮”。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宮中供奉唐五代福建將領張巡,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封為“臨惠侯”,謚號“承英”。景炎年間(1276—1278年),晉封“臨安王”,號“臨安王皇廟”。清嘉慶年間《惠安縣志卷三》記載:“相傳,縣初設縣時,陳真擇羅山之南,將五代臨安王張勛之墓移于青山,今縣治即在青山。”青山宮背靠青山,面臨浩瀚大海,有青山虎穴、陽峪浮練、珠山朝霞、古軍事地形等景點,規模宏大,是旅游、觀摩的圣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