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構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四梁八柱”,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廣大黨員干部要站得住腳,彎得下腰,打造產業興,農村美,農民樂的鄉村新圖景。
銘記“土地情深,產業為重”的誓言,精心鑄就“田園詩畫映富景”的“產業興”招牌。鄉村振興的藍圖里,產業興旺是基石,是農民錢袋子鼓起來的根本。推進鄉村建設,鼓勵和支持農村電商、鄉村民宿等新興業態的快速發展,搭建起農產品出村進城的便捷通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鄉村產業在多元融合中實現質的飛躍,真正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優”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讓每個鄉村都能依托自身優勢,打造出獨具魅力的產業品牌,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精心鑄就“田園詩畫映富景”的產業興旺圖。
秉持“綠水青山,金銀滿山”的理念,匠心雕琢“山清水秀展新顏”的“農村美”招牌。聚焦鄉村建設、鄉村產業、數字鄉村、鄉村治理,以多點帶動全域發展,加快推進示范點、農產品加工產業項目建設,持續開展通道環境整治、人居環境整治。
懷揣“心系民生,福祉至上”的初心,傾力打造“安居樂業樂陶陶”的“農民樂”招牌。在教育領域,優化資源配置,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在醫療方面,要構建完善的鄉村醫療體系,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健康有保障。養老問題上,要建立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安享晚年。挖掘和傳承鄉村文化,講好歷史故事,舉好文化引流,提升鄉村知名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