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為什么南斯拉夫沒有照搬蘇聯模式,但解體了???
因為歐洲人覺得,單一民族的國家才是最民主的。而南斯拉夫本身就是個邦聯國家,而南共頭子鐵托硬合并了這幾個國家。而且不同民族間本身就有很深的矛盾,只是鐵托在的時候能罩得住。而且東歐也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完整保存下來,比如捷克斯洛伐克也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蘇聯解體的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政治因素;其次是西方對南斯拉夫的經濟打壓;然后是十日戰爭的原因。政治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南斯拉夫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鐵托出任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執政時的南斯拉夫,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這使得南斯拉夫變成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共產主義的國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內部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歷史問題錯綜復雜是主要原因。二戰后,由于鐵托的絕對威信,使得這些矛盾暫時被掩蓋,一旦沒有了絕對的權威,各種矛盾就都迸發出來,再加上外部的煽風點火,就解體嘍。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米洛舍維奇依舊拒絕了西方的以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獨立為目的的經濟誘惑。
在東歐國家中最早放棄蘇聯模式實行改革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哪個
波蘭80年代初,波蘭政府為擺脫經濟困境,大幅度提高肉類價格,引發了許多城市的工人罷工,產生了以瓦文薩為首的團結工會;團結工會得到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不斷挑起罷工,導致局勢動蕩。波蘭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狀態”,使局勢平穩下來。一些東歐國家希望擺脫蘇聯控制,通過改革,走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南斯拉夫最早開始改革,經過多年實踐,建立了社會主義自治制度。通過權力下放,調動地方、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改革也導致地方主義抬頭,民族問題尖銳,為后來國家的分裂埋下隱患。也正是戈爾巴喬夫的不干涉,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個個都放棄了社會主義制度。戈爾巴喬夫本人,也因為不干涉東歐國家的改革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雖然那個時候蘇聯還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樣一個邏輯,在東歐劇變之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就決定不再干涉東歐國家的內政。然而,波蘭政府力圖恢復1772年的俄波邊界線,為此,新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就發動了對也是新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的戰史稱蘇波戰爭。
為什么斯大林模式僵化
原因計劃經濟的特性。計劃經濟的特性,使生產前人為決定,不需要直接面對市場,人們也懶得做些改變,比如采用計劃料想不到的新出的技術。原因經濟制度的僵化,配以行政命令制度,配以奉為教條的意識形態。關鍵是該模式天生死板,缺乏靈活性,也就缺乏創造力,人們的勞動熱情也缺乏足夠激勵。。。所以生產會越來越停滯,直到走進危機,而且這個危機甚至比起資本主義危機,是一種一直下走,不可恢復的危機,結果導致戈爾巴喬夫一輩覺得,再也不能那樣活下去了。由于蘇聯是在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后開始全面執行計劃經濟,斯大林從理論上對計劃經濟進行了概括,并使其成為蘇聯乃至于其他一些蘇式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工業化的指導思想,所以,通常人們把計劃經濟體制稱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的計劃性,企業自由度幾乎為生產沒有積極性。犧牲輕工業和農業把資源集中在重工業上,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工業化。僵化是說后期蘇聯的這種體制弊端越來越明顯了。輕工和農業積重難返,國家的經濟結構是畸形的,制約了蘇聯的發展。
感謝您選擇閱讀本文。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幫助,請隨時聯系我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