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紅軍長征的資料紅軍長征的資料有哪些
中央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里,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其中五座終年積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過入跡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斗300多次。長征資料如下:中國紅軍長征,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長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陜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中央紅軍的長征始于1934年10月,結束于1935年10月,全程歷時13個月零2天。在這漫長的征程中,紅軍跨越了11個省份,行軍二萬五千里。他們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包括五座終年積雪的高山,雪山行軍距離達到了2700里。紅軍還穿越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軍距離總計600里。四渡赤水:在長征途中,紅軍多次渡過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敵人重兵集團之間,打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遵義會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路線。會后,紅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換作戰方針,取得了許多勝利。
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
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是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在這次戰略轉移中,中央紅軍進行了380余次戰斗,占領了700多座縣城。長征期間,紅軍犧牲了430多名團以上干部,體現了極大的犧牲精神。紅軍在長征途中,擊敗了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紅軍長征概述1934年至1936年間,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保存實力和戰略轉移而實施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轉移。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5月初出發,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歷時19個月。-紅二方面軍(紅六軍團)于1935年11月19日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臺堡,歷時11個月。紅軍長征的路線和行程:-中央紅軍長征途經11省,行程約5萬余里。
長征手抄報內容資料
長征,這一歷史性的壯舉,早已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始于1934年,紅軍戰士們踏上了長征的征程,跨越了18座險峻的山脈,橫渡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了62座城市。他們攀越了冰封的雪山,穿越了茫茫草地,這些壯麗而又艱苦的篇章,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佳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陜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實施了從長江南北各蘇區撤離并轉戰的戰略轉移,歷經兩年,最終抵達陜甘蘇區。1934年10月,面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主力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性撤退,離開中央根據地,以避免被國民黨軍隊包圍追擊。長征是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紅軍戰士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歷經千辛萬苦。他們面對的是冰雪覆蓋的高山,波濤洶涌的河流,以及饑餓等困難。同時,他們還要與國民黨的軍隊進行殊死搏斗。惡劣的環境和艱難的處境并沒有使紅軍戰士屈服。他們憑借鋼鐵般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長征的資料
長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陜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攻占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長征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長征是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中央紅軍在這次戰略轉移中進行了380余次戰斗,占領了700多座縣城。在長征過程中,紅軍犧牲了430多名團以上干部,展現了極大的犧牲精神。紅軍長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紅二方面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面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陜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里,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征。
感謝您抽出時間讀完本文。如果您對我們的內容感興趣,請關注我們的網站,獲取更多相關信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