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一人物生平
1884年7月22日,劉道名吉唐,字炳生,別號鋤非、培雄,是華夏先烈,祖籍湖南衡山,后裔世代定居湘潭的衡山遷湘潭劉氏。他出生于湘潭縣花萼鄉八斗沖(今廣橋村),其父劉方峣原名鵬遠,因釋放太平軍將領林迪榮而改名,后在湘潭縣衙任職。劉道一幼時聰穎,成績出眾,受兄長劉揆一影響,思想激進。1884年7月22日,劉道一生于湖南省湘潭縣花萼鄉八斗沖(今屬白石鋪鄉廣橋村)。劉道譜名吉唐,字炳生,自號鋤非,又號培雄,華夏先烈。祖籍湖南衡山,先祖劉宗漢康熙年間遷居湘潭,先居湘潭上八都楊柳沖三人垇,后在湘潭九都十甲廣東橋下劉家灣建宅定居。劉道一墓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登高路58號,岳麓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內,具體位置在岳麓山青楓峽上。這是劉道一與夫人曹莊的合葬墓,占地面積約110平方米,是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劉道1884~,原名吉唐,字炳生,一號培雄,祖籍衡山。劉道1884-,字炳生,號鋤非。湖南衡山人,劉揆一弟。早年就讀長沙府湘潭教會學校。1904年參加長沙華興會,聯絡會黨,謀劃起義。事敗,亡走日本,次年加入同盟會,任書記。1906年秋回湘,參與領導瀏萍醴起義,12月起義失敗,在長沙被捕,犧牲于長沙小吳門。著有《衡山正氣集》。
劉道一領袖挽詩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遺留的事業艱難重重,又有誰能與你同悲壯!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何時能共飲黃龍酒,以江流橫抱,祭奠你的英魂。黃興的挽詩同樣深情而悲壯: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淡中原俠骨香。我未能完成恢復漢室的大業,而你卻已為國捐軀,目光所及,吳地荒涼無比。茲列孫中山和黃興挽詩如下:七律·挽劉道一孫文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馀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七律·挽劉道一黃興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淡中原俠骨香。我未吞胡恢漢業,君先懸首看吳荒。作為同盟會成立后第一次武裝起義犧牲的第一位會員,劉道一受到同盟會總部的隆重追悼,孫中山、黃興悲痛難抑,競賦挽詩。孫中山先生的《挽劉道云: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余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茲列孫中山和黃興挽詩如下:七律·挽劉道一孫文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馀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七律·挽劉道一黃興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淡中原俠骨香。我未吞胡恢漢君先懸首看吳荒。啾啾赤子天何意,獵獵黃旗已有光。
劉道一是誰
劉道譜名吉唐,字炳生,自號鋤非,又號培雄,華夏先烈。祖籍湖南衡山,先祖劉宗漢康熙年間遷居湘潭,先居湘潭上八都楊柳沖三人_,后在湘潭九都十甲廣東橋下劉家灣建宅定居。他的后裔世代留居在湘潭,形成衡山遷湘潭劉氏。劉道作為中國同盟會的先驅,他的英勇捐軀與萍瀏醴起義的失敗,深深震撼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他的犧牲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反響,同盟會為他舉行了莊重的追悼儀式,其中,孫中山和黃興兩位領袖的挽詩更是對他功績的極高贊譽。孫中山的挽詩以七律形式表達了哀思: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劉道一是中國同盟會會員為革命捐軀的第一人,他的壯烈犧牲和萍瀏醴起義的失敗,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同盟會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孫中山、黃興都為他撰寫挽詩,對他的功業給予極高的評價。他犧牲后,革命黨人大多寫有挽詩,至今尚存80多首。劉道一是留學日本的湖南籍學生,同盟會會員。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他被派回湖南秘密聯絡會黨發動革命。此年12月4日,萍瀏陽、醴陵三地武裝起義爆發,聲勢浩大。清政府十分驚惶,調集湘、鄂、贛、蘇幾省軍隊前往鎮壓,起義軍苦戰一個多月,終以力量懸殊失敗,劉道一被捕犧牲。
《挽劉道一》是哪年寫的啊?
劉道同盟會員。1906年秋,劉道一參與領導的萍瀏醴起義提前爆發,正在長沙運動新軍的他在由衡陽返回長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殺害于長沙瀏陽門外。作為同盟會成立后第一次武裝起義犧牲的第一位會員,劉道一受到同盟會總部的隆重追悼,孫中山、黃興悲痛難抑,競賦挽詩。塞上秋風悲戰馬下一句:神州落日泣哀鴻。挽劉道一作者:孫中山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余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釋義:邊境上戰馬在秋風中悲鳴,國勢衰頹,有如日薄西山,人民流離,有如哀鴻遍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同挽劉道黃興《挽道一弟作》詩云:“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淡中原俠骨香。我未吞胡恢漢業,君先懸首看吳荒。啾啾赤子天何意,獵獵黃旗日有光。眼底人才思國士,萬方多難立蒼茫。”據文獻記載,劉道一天資聰慧,風流倜儻,精通日語、英語。孫中山先生所作的詩有:《挽劉道《詠志》《無言絕句》《七絕》《祝童潔泉七十壽》《贈陳樹人》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
在本文中,我們為您介紹了劉道一與劉道一人物生平的重要性和應用方法,并給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和技巧。如果您需要更多幫助,請查看我們網站上的其他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