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字,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的漢字,其拼音為“jiān”,在漢語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一個常用字,更是一個富有象征意義的字。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兼”字的起源、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1.漢字溯源
兼字始見于春秋金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拿著兩把禾苗,寓意著“同”和“一并進行”。這種形象的描繪,讓人聯想到古代農民同時耕作的場景,也體現了“兼”字的多重含義。
2.字義解析
兼字的基本字義有“加倍,把兩份并在一起”的意思,如“兼旬”(兩個十天)、“兼程”(加快速度)等。兼字還有“同時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的含義,如“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顧”等。
3.字形結構
兼字的部首為丷,總筆畫數為10畫。其結構為上下結構,簡體部首為丷。筆順為捺撇橫折橫橫豎豎撇捺。
4.組詞舉例
兼字可以組成許多詞語,如“兼祧”(同時擔任兩個職位)、“兼任”(同時擔任幾個職務)、“兼毫”(兩支毛筆合并使用)等。
5.文學應用
在古代文學中,兼字也有著豐富的應用。例如,《韓非子·顯學》中提到“寒暑不兼時而至”,形容天氣變化無常。《商君書》中則有“兼天下之眾,莫敢不為其所好,而辟其所惡”,表達了統治者應順應民心之意。
6.字源字形
兼字的源遠流長,其字形演變經歷了多個階段。從古字形到今天的簡體字,兼字的字形經歷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了漢字的演變規律,也反映了漢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7.字典查詢
如果我們要查字典了解兼字,可以使用部首查字法。首先查二畫的丷部,再查八畫找到兼字。通過字典,我們可以詳細了解兼字的注音、部首、筆畫數等信息。
兼字作為一個常用漢字,其豐富的含義和廣泛的應用,使它在漢語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對兼字的深入探討,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字,同時也對漢字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