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9日消息,據央視報道,近期,有游客在廣東珠海橫石基沙灘、木頭沖沙灘等地發現了一些像塑料袋一樣的物體,很多人還會用手觸碰,其實這些都是有毒水母,觸摸后易被蜇傷!
據統計,我國沿海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水母觸須上通常帶有刺細胞,能釋放毒素。
患處會在數分鐘內出現針刺痛感,之后可能出現水腫、風團,同時伴有 瘙癢、疼痛、燒灼感,輕癥者可在數天后恢復,而重癥者,患處皮膚會有紅色的鞭笞樣印記,還會出現水皰、糜爛甚至潰瘍。
資料顯示,水母的毒素主要屬蛋白質類,其活性成分可大致分為溶血、局部皮膚壞死、致死因子,中度或重度蜇傷會導致全身中毒現象,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就會有中毒癥狀出現。
神經系統表現為頭痛、不適,循環系統表現為過敏反應、溶血、心率節哀減慢等,其他可引發過敏性休克,嚴重者可能因肺功能衰竭而死。
那么如果不幸被蟄,該如何自救?
首先,可借助工具(如鑷子)祛除水母觸手,萬不可直接上手抓;
隨后用海水/醋沖洗蟄傷部位,千萬不要用淡水,這是因為淡水和海水滲透壓不同,用淡水沖洗,反而會引起觸手和刺絲囊爆裂而釋放大量毒素;
接著用小刀、剃須刀、卡片等,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在刮刺細胞之前用剃須泡或者肥皂泡沫進行涂抹效果更佳;
最后,重新用醋/鹽水溶液涂抹患處,或用海水沖洗,讓蜇傷部位自然干燥,并配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每天清洗開放的創口、涂抹抗生素軟膏。
需要提醒的是,每年4-5月,珠海海域都會出現水母,公眾在海邊游玩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直接接觸。
此外尤需注意僧帽水母,此前有報道稱,我國深圳沿海曾出現過僧帽水母,這種水母毒性之強不亞于眼鏡蛇,致死率非常高,如果看到它,直接跑步離開!
僧帽水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