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5月9日電 (梁欽卿)“回國就醫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近日,92歲的加拿大僑胞李先生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重醫附一院”)經過治療后,終于可以正常走路了,他不由得感嘆道。
近兩年,李先生的左腿出現間歇性跛行,尤其是近一年來疼痛日漸加劇,嚴重影響了他的行走能力,在加拿大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在加拿大,等待手術要半年以上,我實在等不起了。”李先生術后回憶起在加拿大求醫的經歷,發出這樣的感慨。
為了擺脫病痛折磨,他和家屬果斷買機票回國。經過一番查詢和打聽后,他們來到重醫附一院求醫。重醫附一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任為團隊很快確診了李先生的病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且已出現下肢缺血性潰瘍。
任為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一種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性疾病,常見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險因素者。該病的典型癥狀是:下肢發冷、麻木或走路時小腿疼痛、休息時也呈持續性疼痛,嚴重時可導致肢體壞死。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盡早就診。”任為提醒,現代介入治療技術可通過微創方式恢復血流,顯著緩解疼痛,避免截肢風險。
入院第三天,李先生順利接受了血管介入手術。術后當晚,困擾他多年的疼痛消失了,他激動地說:“這幾年來,我第一次睡了個安穩覺。”
術后康復很順利,李先生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他表示,在國外要排隊半年的手術,在重醫附一院從入院到手術僅用三天時間。“這次回國就醫,我感受到的不只是醫術,更是信任和安心。”
李先生的家屬對醫護團隊的診療服務十分感激,并在李先生出院前特意送來一面錦旗。李先生的兒子說,錦旗上寫的“醫術醫德雙一流”是他們的切身感受,此次帶父親回國就醫是正確的決定。(完)【編輯:付子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