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向陽而立,草木青蔥,無限生機。夏天給予花園學校三(19)中隊盛放滋長的蓬勃力量,也喚醒了隊員們對自然的向往。為了引導隊員們親近自然,感悟勞動之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近日,濟南市萊蕪區花園學校三(19)中隊開展“實踐點亮童心,奮進共繪未來”的社會實踐研學活動。
清晨,隊員們穿著整齊的校服,興奮地踏上了前往鋼城區辛莊街道大陳村、劉響泉村的大巴車。車廂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即將開展的活動,小小的臉上寫滿了期待與好奇。
第一站花園學校三(19)中隊來到了下陳村,一下大巴車,樹繞村莊,滿路鮮花,目光所及,皆是風景。隊員們參觀了蟠龍梆子兩創館、靳氏針繡體驗館,并成功闖關湖上吊橋。隊員們一張張的笑臉定格在鏡頭中,成為這次研學活動最珍貴的回憶。活動間隙,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笑聲不斷,分享著自己帶來的零食,友誼在分享中悄然升溫。
第二站花園學校三(19)中隊來到了劉響泉村,在青翠的土豆園里,隊員們化身“小農夫”,拿起小鏟子,翻開泥土,蹲在地里仔細摸索,隨后撥開土層,大大小小的土豆便呈現在眼前。每當挖出一顆土豆,隊員們手上的泥土痕跡就成了最生動的自然筆記,臉上也滿是豐收的喜悅和滿滿的成就感。在戶外不僅能收獲知識,還能收獲“寶藏”,通過這項活動,隊員們不僅體驗了勞動的樂趣,還學會了珍惜食物的來之不易。
大家期待已久的“撿雞蛋”環節終于來啦!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隊員們小心翼翼地走進雞舍,輕手輕腳翻開稻草和樹枝,屏息凝神地尋找散落的雞蛋。有人驚喜地舉起雞蛋歡呼,有人認真觀察母雞的生活環境,這不僅能鍛煉孩子們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還可以親近大自然 ,體驗自然質樸的生活。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讓孩子與自然親密接觸,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奧秘,培養愛護自然的意識。
這次別開生面的研學之旅,讓書本上的知識在泥土中生根發芽。 這趟旅程中的每一處體驗都讓童年與自然撞個滿懷,每一個腳步、每一滴汗水都成為隊員們成長的見證。隊員們通過親身實踐,用雙手觸摸世界,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眼探尋自然,用雙耳傾聽故事,感受勞動之樂和家鄉的山水之美,從小樹立起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





責任編輯:李 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