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李英豪
在威海的海岸線,傳統漁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變革,“新漁民”成為時代弄潮兒,他們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精神,將海釣與漁業旅游完美融合,為威海漁業文化注入全新活力。


在凌晨4點的雙島灣碼頭,“新漁民” 李仕杰已經開始忙碌。作為資深海釣向導,在五一假期期間他每天都要接待游客500多人。每艘船開航前都要檢查釣具、準備魚餌、清潔船只,每一個步驟都必不可少。“海釣講究的就是專業和細致,只有讓游客有好的體驗,他們才會再來。” 李仕杰笑著說。

五一期間清晨5點左右,第一批游客就會準時抵達伊諾游艇俱樂部乘船出發看日出,每天光日出的游客大約有十二艘船60人次,客流主要為親子游,情侶游客為主,雖然游客數量較去年有明顯增加,今年海釣價格相較于往年偏低,由于海釣市場日益火爆“新漁民”海釣店家較往年也有所增多,光雙島灣碼頭海釣店家就由去年原來的3到5家,增加到今年的20到30家,船只也從去年100條今年增加到200條。

“現在的海釣也不只是是‘碰運氣’,要科學定制。” 李仕杰點開手機,屏幕上跳動著實時潮汐數據。“傳統漁民看天吃飯,我們得看‘需求’吃飯。” 當海釣船滿載而歸。游客們收獲頗豐,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回到岸邊,船長幫忙處理漁獲,還推薦游客去附近由“新漁民”經營的漁家樂品嘗海鮮。在這里,游客們不僅能品嘗到地道的海鮮美食,還能體驗到獨特的漁家文化。
李仕杰熱情地迎接,耐心講解海釣技巧與安全事項。船只緩緩駛向大海,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風拂面。游客們在船長的指導下,紛紛拋出釣線,滿心期待著收獲。“我之前只在電視上看過海釣,這次親身體驗,感覺太棒了!”游客李先生興奮地說
海釣結束后 ,李仕杰并沒有休息,而是開始整理當天的海釣照片和視頻,分享到社交媒體上,吸引更多游客。“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利用好這些平臺,能讓更多人了解威海的海釣和漁業文化。” 李仕杰說。
在威海,像李仕杰這樣的“新漁民”還有很多。他們有的通過直播帶貨,讓威海海鮮走向全國;有的經營智慧養殖場,提高漁業生產效率;有的轉型成為民宿主人,為游客提供溫馨的住宿體驗。他們的努力,讓威海的漁業不再局限于傳統捕撈,而是形成了集海釣、旅游、電商、民宿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夜幕降臨,威海的海邊燈火輝煌。“新漁民”們的一天雖然忙碌,但充滿希望。他們在傳承漁業文化的同時,不斷創新,讓這片古老的海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為威海漁業的未來描繪出一幅嶄新畫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