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晶硅光伏產業鏈啟動行業自律措施,主動調整產能,鋁合金和有機硅領域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工業硅需求端增速將有所放緩。另外,根據行業周期規律,本輪有機硅行業擴產周期已近尾聲,市場已逐步消化新增產能,行業階段性供需錯配正趨向平衡,且受益于新能源、5G、特高壓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預計2025年有機硅行業需求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5月6日傍晚,合盛硅業(603260.SH)董事長羅立國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如是表示。
羅立國認為,2025年有機硅行業展現出廣闊發展前景,新興領域或成為核心增長驅動力,增長動能來自逐步取代傳統石油基材料及新興應用場景拓展。具體來看,室溫膠和高溫膠受新能源市場需求驅動;液體膠和硅樹脂雖下游分散,但因新應用場景拓展而需求增長迅速。
在回答投資者有關工業硅2025年一季度期末庫存和停產計劃相關問題時,公司董事兼財務總監張雅聰表示,公司工業硅2025年度一季度期末維持在一個月左右的庫存水平。“公司始終靈活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動,緊密關注下游客戶需求以及行業變化情況,結合公司經營計劃,科學合理組織生產經營工作。”
談及公司2025年工業硅單位生產全成本和現金成本,張雅聰對投資者表示,公司主要產品工業硅的生產成本受電價及原材料硅石、還原劑等多方面影響,各地區存在一定的差異。“公司因具有自備電廠、能源布局及產業鏈一體化的業務模式,在產品成本上具有一定優勢。”
合盛硅業的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硅、有機硅和多晶硅產品三大類,是我國硅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鏈最完整、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2024年,合盛硅業實現營業收入266.92億元,同比增長0.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0億元,同比下降33.64%。
“2024年工業硅價格階段性調整,整體承壓下行。”據該公司分析,一季度受供需因素影響,工業硅價格進入下行區間;二季度至三季度,季節性因素導致供應端起量,但多晶硅企業陸續開始減產,供需階段性錯配矛盾導致價格持續走跌;四季度,西南地區進入枯水期成本抬升,下游維持剛需采購,上下游博弈加劇,疊加庫存壓力,價格維持低位運行。
據合盛硅業年報,2024年工業硅、有機硅及多晶硅行業呈現供需雙增但階段性錯配的狀態,經行業內企業及相關部門協同應對下,市場價格單邊下行趨勢逐步得到扭轉。“整體看,公司核心業務在產品銷售價格震蕩筑底的趨勢下,依然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創新有效提升產能、降低成本,保持毛利率水平的相對穩定及銷量持續提升。”
財報顯示,2024年合盛硅業新疆中部光伏一體化產業園項目(包含中部合盛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中部合盛年產20GW光伏組件項目、中部合盛年產150萬噸新能源裝備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項目等)首條光伏產線實現量產,內蒙古賽盛新材料年產 800 噸碳化硅顆粒項目正式點火投產。
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工業硅產能122萬噸/年,有機硅單體產能173萬噸/年。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