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8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旅廳、省文聯、團省委聯合主辦的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校”暨“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安徽藝術學院舉行,為師生獻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

當天下午,12位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受邀帶著各自的“絕技”走進學院,在校內擺開展位,界首彩陶、歙硯、徽墨、紙箋加工技藝、宣筆、阜陽剪紙、界首木板年畫、臨淮泥塑、涇縣油布傘、青陽農民畫、廬州篆刻、廬州內畫等非遺代表作品在現場展示。學生們圍聚在傳承人周圍,聆聽非遺項目背后的故事、了解其中制作工藝、動手參與體驗,師生們在交流互動中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文藝小分隊也與學院各相關二級學院聯動,開展黃梅戲、書畫、音樂、舞蹈等互動教學活動。期間,藝術家們還參觀了安徽藝術學院“藝術 思政”品牌項目,在傳媒學院VR黨建活動室觀看思政實踐成果。

8日晚,由知名戲曲、歌舞、民樂演奏、雜技、曲藝藝術家和學院師生聯袂參演的文藝演出在報告廳舉行。本場演出匯集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丹紅、孫娟,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莊云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等藝術名家,安徽藝術學院的學生們也展示了精心排練的情景朗誦《初戀》。
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孫娟表示,全省“文化名家進高校”暨“非遺進校園”活動已經辦了很多場了,此番來到安徽藝術學院讓自己覺得意義更深,“因為這里是培養藝術家的搖籃。另外一方面,戲曲要有時代性,離不開年輕的觀眾群。到高校來演出,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到戲曲藝術,讓他們零距離感受,我想這樣會讓喜歡戲曲的年輕觀眾群體越來越多。”

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孫娟
中國音樂“金鐘獎” 獲得者莊云龍表示,自己已經多次參加進校園活動,在安徽藝術學院進行這種演出,讓他覺得尤其有意義,“因為很大程度上有專業對口的情況,同時也會有更多互動。傳統文化和藝術走進校園,能夠擴大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傳播,讓更多人接受和理解傳統文化,非常有意義。”

中國音樂“金鐘獎”得主莊云龍
本場演出舞臺總監、安徽省歌舞劇院演出管理中心主任周磊表示,本場演出的一大特點就是互動性,一個是黃梅戲的互動,一個是民歌節目互動,“學校它有這個專業,學生和梅花獎的老師不一定有機會互動,包括和李家蓮老師的巢湖民歌,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我覺得協會讓學生在經歷上會更豐富,近距離接觸會讓他們有一定的升華,對他們的專業也會有幫助。一場場活動,學生從名家身上看到德藝雙馨的品德,學藝也學德。”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