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日前,一則“小伙為救同學職教高考語文缺考”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
5月10日早上,山東考生姜昭鵬和同學乘坐網約車,前往山東省職教高考考點,上車后不久,同學突發心梗休克,姜昭鵬利用在專業課上學的急救知識,對發病同學持續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面對突發情況,網約車司機王濤對車上兩位學生進行安撫,并聯系交警說明車內緊急情況。王師傅在得到準許后連闖6個紅燈,將15分鐘的行程壓縮到7分鐘趕到煙臺山醫院。
后發病同學被搶救成功,姜昭鵬卻因遲到時間過長遺憾錯過語文考試。
有不少網友對姜昭鵬和救人的司機點贊,“雖然錯過了考試,但是他的人生考試滿分”。

該事件引發關注后,“情況特殊能否增加一次補考”成為公眾熱議焦點。
對于錯過考試,姜昭鵬表示并不后悔,“考試一次沒考還有下一次,但是同學的生命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重來。”姜昭鵬說。
被救學生家長也發聲,希望給姜昭鵬一次補考機會。

(圖片來源:天津廣播微信公眾號)
澎湃新聞評論稱,在赴考和救人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傳遞出的是對生命的珍重和對他人的大愛。
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消息: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昭鵬參加考試。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官網公告截圖
同日,山東煙臺市委政法委、煙臺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向姜昭鵬、王濤頒發“煙臺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證書并給予現金獎勵。

姜昭鵬

網約車司機王濤
其實,這樣的補救并非沒有先例。2014年高考前夕的5月31日,江西高三考生柳艷兵、易政勇見義勇為負傷,不能如期參加當年高考。隨后,教育部宣布,批準江西省教育廳使用高考副卷,在柳艷兵和易政勇身體恢復后,對他們實行單考單招。此事同樣被很多人認可。
人民日報評論稱,制度溫度與公眾期待良性互動,引發好評。這一暖心之舉,既是對見義勇為的正向“回饋”,也是尊重生命價值的生動體現,傳遞了鮮明的價值取向: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有擔當的人才。讓“有德者有得”,可激勵更多人向上向善,將優化社會風氣。
今日,我們為姜昭鵬點贊,不僅因他救人時的無悔,更因制度回應時的有為。當個體的義舉推動制度進步,制度的包容又激勵更多義舉。這種“雙向奔赴”,恰如網友所言:“不是善良需要獎勵,而是社會需要證明善良值得。”(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
(綜合 | 津云 天津廣播 中國藍新聞 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